王良和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行拳(第三路) Hang Kuen (3rd section)


一.拳譜Manual
1.      下纏腕叼手  haa cin wun diu sau
2.      雙擄  soeng lou
3.      迎門跺腳  jing mun do goek
4.      纏肘挑法  cin zaau tiu faat
5.      側身跺腳  zak san do goek 
6.      纏肘挑法  cin zaau tiu faat
7.      撩陰腿  liu jam teoi
8.      轉身滾叼  zyun san gwan diu
9.      外擒  ngoi kam
10.  擠步  zai bou
11.  翻拳中踢  faan kyun zung tek
12.  纏肘挑法  cin zaau tiu faat
13.  後摟式  hau lau sik
14.  翻身叼手  faan san diu sau
15.  外擒  ngoi kam
16.  拗步衝拳  aau bou cung kyun
17.  順步衝拳  seon bou cung kyun
18.  轉身挎肘  zyun san kwaa zaau
19.  拗步衝拳  aau bou cung kyun
   20.  站式  zaam sik

二.說明Notes
1.      下纏腕叼手(haa cin wun diu sau):
(1)   左拳收回,手腕要靈活,不必多用氣力。右叼手仍用沉橫二勁,運用時須注力於指腕之間,久之,最能長腕力。
(2)   用法:敵以右手橫執吾左腕,乘其未執緊之際,順勢右移,以右手從腕下叼之。
(3)   此是在未被敵手執緊時之用,倘被執既緊,則左手不必移右,叼手須改在腕上(我之腕上,即敵所執處),執住敵掌。方法:以掌心撫敵手背,以大指撬其掌邊,其餘四指扼住其虎口,用力扭之,同時左手用吞勁,力往後頓(頓時腕臂宜用勁擰轉,使虎口向左),則無不應手而脫。此法第十路行拳有之,學者隨機應變可也。
2.      雙擄(soeng lou):
(1)   步不動,先將右叼手稍向內拉,左拳隨變為掌,掌心貼右虎口而出,隨又變爪,手心轉向上方,協同右手向內一擄,如牽繩狀,右手貼於左肘彎之旁,兩肘靠脇,腹部微斂,身體斜向右方。
(2)   習此式最易犯之弊有三:
(i)                 聳肩:此弊最足影響姿勢,其原因在兩手之部位過高,與兩肘靠脇過緊。此式之標準,前手高不過乳,後手高不過膈,兩肘下垂,前者正對脇尖,距離約以四寸為度;後者須靠右脇,而以不緊迫為主。若依此練習,自無此弊發生。
(ii)               瀉肘:擄進時兩肘各左右分開,是謂之瀉肘。此是身體不側向所致。除身體應側向外,兩肘之位置,悉以上文所述為準。
(iii)             前後兩手距離太遠或太近,擄時右手須貼於左肘彎之旁,過與不及,即非正確之姿勢。
(3)   用法:前式既叼住敵人右腕,急以左手進其肘下,一齊擄之,使彼立足不穩。擄時兩手須用指力,以右中指掐其尺脈,以左中指掐其肘穴下之神經,然此處部位甚小,掐時失之毫釐,即不能令敵生痛,故平時須與同輩互相摸捉,藉以探熟其部位之所在,用時出手始得準確,而不致無所適從也。
(4)   陳子正所傳之「雙擄」(陰陽爪)為牽繩狀之擄法,與別不同,這是陳子正累積多年技擊經驗、不斷實踐後,優化「雙擄」之獨特打法。牽繩狀之雙擄,能使敵瞬間失重心,為下式所擊;功力深厚者,更可於兩爪一擄之間,使敵分筋
(5)   陳子正「行拳」第三路,「雙擄」後並無擰爪下壓動作,而接以「迎門跺腳」。


3. 迎門跺腳(jing mun do goek[1]
(1) 兩手不動,右足提起,蹻趾,用踵跺出,膝宜直,高以水平線為度,左足曲立,胸部微吞
(2) 習此式者,往往兩手放開,身體後仰,呈惡劣之姿態。此是足不曲立之弊,蓋足不曲,則站立不穩,而莫能支持全體之重心,故跺時須曲足以求穩固,立足穩,跺足始有勁。胸吞則氣下注,亦穩固下部之助,練時亦須注意。
(3) 跺乃用踵,足趾須蹻,出時先要提起,莫作橫掃之勢,且不可多用氣力,徐徐運行,上部須稍放鬆,以免影響姿勢,待練至純熟,到定點時,不妨稍停,藉以增長兩足之力,並發展腹部諸筋。
 (4) 用法:乘敵被擄而欲後拉之際,急以右足跺其小腹


4.      纏肘挑法(cin zaau tiu faat):
(1)   右足落地橫置,足尖向右,左足跪下,以膝墊住右小腿,足跟翹起,身體轉側。同時,左爪變掌,移於右膊之上,肘向上屈,右爪繞左肘尖而上,作上挑之勢。
(2)   演時,此處不可停頓,須緊接下式。身體轉側,須運力於肩背,左肘隨身而轉,不可鼓力,左足跪下,以膝抵住右小腿為度,若過低,則跺足必遲滯而耗力矣
(3)   用法:敵以右手推我左肘,我順勢右移,而以右手挑之。
5.      側身跺腳(zak san do goek):
(1)   右手繼續上挑至右額旁。左拳從右肩前經胸前再向前反擊,拳眼向下,臂伸直,拳高與肩平。同時提左腿、勾足尖向前跺出,左膝挺直,左腳與胯同高;右腿微屈膝,身體略右傾。
(2)   用法:上式挑起敵右手,我急以左足跺其右腰。
(3)   演練此式手足須同時完成動作,不可有先後。力量應從腰胯達於足跟,初練者切不可貪求腿蹬得高,不然腰胯徒受痛苦,姿勢也不會正確。如循序漸進,練至活潑純熟,可隨心所欲。



6.      撩陰腿(liu jam teoi):
(1)   左爪繼續上挑至頭上方,右拳從胸前轉向後反擊,拳眼向下,臂伸直,拳高與肩平。同時右足向後撩蹬,足尖向上,身體前傾,頭向右轉,眼看後方。
(2)   用法:在敵從身後攻來,我不及回身抵御時,即將上身俯下避之,而以右足撩踢其襠
(3)   此式手足同時後擊而頭不能回顧,用力稍有不當,就難以保持身體重心的穩定,而使後撩之足搖擺不定。初練時上體須稍放鬆,左足立穩,右足撩出時先不要求快,且不可多用氣力,撩出之後可略停。如一發即收,則氣力不能透注。上體不可偏側,練熟後撩陰腿不要停頓。

 7.      擠步(zai bou):
  (1) 此式之名,普通話為ji bu,寫成文字,或寫作「激步」(陳子正)、「急步」(劉鳳池)、「擠步」(黃維慶)、「疾步」(陳正躍)、「擊步」(郭憲和)、「躋步」(孫東昌)。激、急、擠、疾、擊、躋,普通話拼音都是ji,由音而字,乃生不同寫法。也有門人稱這種步法為「箭步」,「箭步」是南傳粵化的說法。從詞義與動作的關係考之,個人認為以黃維慶寫作「擠步」最為合理。
  (2) 右足向左足處進步橫擠(因名擠步),迫使左足前進一步,仍成馬步,兩手如前。
 (3) 此式專練下部動作,貴在疾而穩。練時膝、胯夾緊,兩足必須擦地而進,不然身體必上起而致下部虛浮,切忌把擠步演成如騎馬之上下浮動。


8.      翻拳中踢(faan kyun zung tek):
(1)   身體向左轉,外擒(雙陰爪)左爪略放開,變掌,然後極速橫下壓,收於右胸前;右爪略下沉變拳,隨即臂外旋擊出。同時右足向前上方踢出高度以敵之下陰為準
(2)   用法:敵右手被擒,倘欲拉回並以左拳反攻我胸時,我以左手橫抓壓之,且以右拳背翻擊其面部;同時以右腿踢其襠
(3)   練此式須緊接擠步,擠進即踢。拳與腿應同時完成動作,不可有先後。左腿須屈膝而立,身體略前俯,重心才能穩固。

9.      後摟式(hau lau sik):
(1) 門人多誤以為此式後摟之右爪作撩陰之用。
(2) 用法:在「纏肘挑法」中,向左轉身擺腳動作是防腿被敵所抄(兼且藏陰)。纏肘動作是防肘被敵所托。但此時我後部空虛,敵若乘機擊我背部或踢我臀部,而我尚有後摟動作抵御。





[1] 陳子正行拳第三路,「迎門跺腳」之後,並無「擰手下壓」,而接以「纏肘挑法」、「側身跺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