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和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個人錄像:連拳第三路:弸拳(Kung Fu Video of myself: Lin Kuen, 3rd section: Bang Kuen)


注意(Notes):

1. 「弸拳」,門人或寫作「繃拳」、「崩拳」、「蹦拳」,皆誤。「弸」,解作「強勁的弓」(《漢典》),作形容詞搭配「拳」,意指此拳有如強弓拉動,如霹靂弦驚,「弸拳」最能形容此路招式的動態。《精武特刊‧武庫》刊登陳子正此路照片時,也寫作「弸拳」。

2.  第一式,左肘腕內屈,移拳於左乳之前,右拳從左脅移至右脅

3. 最後一式「側身弸拳」,後手要斜向下拉回,封護腰脅,拳置脅部







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個人錄像:連拳第二路:挑打 (Kung Fu Video of myself: Lin Kuen, 2nd section: Tiu Daa)


注意(Notes):

1.      每節第一式俱為順步衝拳,第一節為開步順步衝拳,第二、三節為上步順步衝拳。

2.      衝拳後,拳在平肩的高度反抓敵腕上帶。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個人錄像:連拳第一路:壓打 (Kung Fu Video of myself: Lin Kuen, 1st section: Aat Daa)


第一至第十路文字主要參考/引錄《精武特刊‧武庫》之〈鷹爪連拳〉,後四十路,部分文字亦參照之,旁及《精武畫報》〈行拳十路〉之文字。各路「連拳」配一段吳景略先生彈奏的古琴《瀟湘水雲》。


注意(Notes):

1.      「連拳」第一路開式,左拳背墊於右肘之下,沿右臂伸出變「站式」,與「行拳」開式的打法微有不同,切勿混淆或漏掉。另外,「連拳」的「站式」,兩手的距離,比「行拳」的「站式」略短

2.      依站式姿勢,將左拳下沉(沉時肘尖向前),再翻上而用拳背壓下,其路線如斜圈形。

3.      右拳拉至右脅,拳背向上,步不動,右覆拳從脅部向前衝出,高與肩平,左拳拉回,斜置胸膈間

4.      左拳沿右臂下仰衝而出高與肩平;右拳斜向下拉回脅部拳背仍向上方



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連拳五十路」說明 Notes On Lin Kuen Ng Sup Lo ( Connecting Fist 50 Sections)



1.          「連拳五十路」、「梨花槍二十五式」,一拳一槍,為鷹爪翻子門兩大「鎮派之寶」、「武學支柱」,與「行拳十路」合稱鷹爪翻子門「三大絕技」。

2.          「連拳」本為散手,並非套拳,亦無固定序列。「連拳五十路」由陳子正於近百路「連拳」中刪繁就簡,精益求精,重新編定而成,演為套拳。[1]今之存目、各路次序,均由陳子正編定。

3.          劉法孟說:「鷹爪連拳,為高深拳術之一種,陳師子正,生平不苟授人,得意門徒,亦祇得一二路而已;到精武會後,以老之將至,恐失其傳,乃開始公開教授,在數十年當中,會友能得窺堂奧者,尚屬寥寥無幾。」[2]談到「連拳」,劉法孟言說的對象,不是早年在家鄉雄縣傳其藝之師父劉啟文,而是到上海精武會後,為其擔任助教亦隨其學藝之「師」(亦是師伯)陳子正於此可見陳子正與「連拳」密切的關係,以及陳子正對「連拳」何等重視。

4.          1924年,陳子正親自演示「連拳五十路」、「行拳十路」,由上海精武會攝影部主任、得意弟子李佩弦(李宗文,1892-1985)拍下照片凡千餘幀。這是陳子正個人最為認可,有意以此作為楷模、傳世之版本。1964年秋,李佩弦為劉法孟遺著《鷹爪一百零八擒拿術》一書作序,提到這批無比珍貴的照片時,說鷹爪「連拳五十路」的照片,「惜于抗日戰爭上海淪陷時散失,倖存者只行拳十路,……。」[3]真是天意難測。

5.          上世紀二十年代,《精武特刊‧武庫》刊登了陳子正親自演示的《鷹爪連拳》,一期刊登五路,每期均署:「授技 陳子正;筆述 黃維慶;製圖考證 李明德、李佩弦」,惟只見刊十路。與處理《行拳》的方式不同,在《精武特刊‧武庫》所刊的《鷹爪連拳》中,黃維慶只描述「連拳」動作,而且頗為簡略,更絕不提招式的用法、發勁竅門。顯然,陳子正及其門人,並不打算將「連拳五十路」之絕藝、精華全面公開,而底線是只公開其動作架式;門人須以「行拳十路」之精粹作為打開「連拳五十路」武學暗道之鑰匙。

6.          從現存的資料看,陳子正在創編「行拳十路」時,對某些動作之用法、精彩處,刻意以練法遮蔽,使之模糊;部分動作,在重「練」多於重「用」的原則下,並沒有在關鍵處呈顯其要著。而畢生絕學、獨得之秘,陳子正則傾力鎔鑄於「連拳五十路」中;從「連拳」與「行拳」相同招式動作、步法之差異、鷹爪所處位置高低之不同,衡之實用時之效果,即可探知隱藏背後的心意。惟陳子正「連拳」精華中之精華、獨得之秘,據我所知只傳嫡系弟子。

7.          1991年,我在香港大學中國武術學會任教時,曾撰〈鷹爪連拳〉一文,配合簡單圖形,比較陳子正太師公、劉萬青師叔公,以及劉莉莉師傅所傳「連拳」第一路「壓打」的異同。此文刊於《香港大學中國武術學會第十七屆中國武術欣賞晚會場刊》。

8.          「連拳五十路」,每路分三節,每節只數手動作,手法完全相同,左右手輪練,至為簡單,也至為實用,手心相忘,虛實相生,其妙處實有不可言者。惟因「連拳」動作簡單,不同路數之招式不乏相似之處,容易混淆,也容易遺忘;加以部分未學全者自編一組動作填充(尤其是後十餘路),魚目混珠,是以門人所傳之「連拳」,每路雖僅數手,而南轅北轍、面目全非者有之。

9.          陳子正「連拳」和「行拳」,雙峰並峙,手法、氣格純而又純;鷹爪翻子拳之巔峰谷壑,陰陽昏曉,盡在於斯。惟此二拳部分動作同中有異,實有深意焉。如「行拳」第一路開式,左仰拳置於右前臂之上,同一時間擰旋變「站式」;「連拳」第一路開式,則是左拳背墊於右肘之下,沿右臂伸出變「站式」。些微差異,足見這兩個動作,實隱藏不同的應敵之法,並非光擺架式。至於「連拳」第一路「壓打」,陳子正的打法是「沉時肘尖向前」。《鷹爪連拳‧第一路壓打》限於篇幅,雖無刊出陳子正此一過渡式之照片,卻於文字上特加說明。至於動作,「壓打」最後一式「順步仰衝拳」,左仰拳須直臂平肩衝出,而右覆拳後拉時,要斜向下拉收,以右肘、右前臂及右腕封護右脅(見下圖),拳置脅部。演此式而露右脅為大忌。



10.        本網誌將分階段上載「連拳五十路」,本門「鎮派之寶」,冀門人珍而重之。




[1] 陳子正刪減、重編「連拳」,約於1921-1924年間,當時他在上海精武會教授鷹爪拳
[2]劉法孟:《少林鷹爪翻子拳術大觀》(香港:祥記書局,缺出版年分),頁二二。
[3] 見〈李序〉(李宗文先生序),劉法孟編著:《鷹爪一百零八擒拿術》(香港:麒麟圖書公司,1981年)。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留念個人錄像:五虎拳(1987年電視台表演)Kung Fu Video of Myself: Ng Fu Kuen (Five Tigers Fist)


說明  (Notes) 

1987年在香港的電視台表演五虎拳,現場直播。電視台場地淺窄,須即時調整個別動作的步幅。例如第二路打花丁式,刻意把右腳拉後,使下式得以有足夠的空間作縱步推掌。又由於地板滑,所有動作、踢腿均減慢了速度。

門人參考此拳打法時,打花丁式勿把右腳拉後,縱步推掌也應略為加大前縱的步幅,使動作能自然開展。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個人錄像:行拳第四路 (Kung Fu Video of myself: Hang Kuen, 4th section)


注意:
1.      「抹袖式」故意使胸部大空,誘敵出拳,仍須自我保護,因而演此式,我之胸腹不能正對敵人,而要向右偏側,斜向敵人。

2.      「橫攔」、「迎面掌」,右掌不從右腰出,而從右肩前向左推出,既封壓敵還擊之左拳,同時迎擊敵面,連消帶打。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個人錄像:行拳第三路 (Kung Fu Video of myself: Hang Kuen, 3rd section)


 注意:


           1. 「撩陰腿」,上身俯下避敵,約60度,不宜俯至與撩陰腿成水平線,否則致下式「轉身滾叼」遲緩。
          2. 「翻身叼手」,斜向下橫叼之左爪落在「胸背」之高度,落點要準。翻身要輕靈、迅捷、穩實,右足提腿要夠高,雙足落地無聲。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個人錄像:行拳第二路 (Kung Fu Video of myself: Hang Kuen, 2nd section)


注意:

1.     兩處「雙擄手」(陰陽爪),向後一擄即向前推掌,勿猛扯至自己的左肋,過猶不及。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個人錄像:行拳第一路(2015年)(Kung Fu Video of myself: Hang Kuen, 1st section)


鷹爪拳難學難精,因其指爪動作極為細緻,腕臂之力,伸縮多變,演練者失之毫,輒失法度,發展下去,動作異化,用法失真,以訛傳訛,必致離真相越遠。因此練習鷹爪拳,切勿貪快。須由「生」臻「熟」,由「慢」至「快」,於「準」中求「熟」,不「準」、不「熟」則絕不言「快」;否則必致一招一式糾纏不清,錯漏百出。不要說「形神合一」,演練鷹爪拳能達到「流暢精熟」,讓人看到「根柢」,看到「法度」,看到「味道」,已極難得。

於此逐步上傳「行拳十路」錄像,多慢速演示(尤其前半),須特別注意之動作、過渡式,則更為緩慢,以利參考。每路配一段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流水》。



注意:

                1.   「雙摜手」後之「纏腕挑法」,脫手時,左腕須向上拗。

                 2.   「雙肘夾肋式」,演練時,動態如鳥之斂翼。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行拳十路」感想(Reflections on Hang Kuen Sup Lo):



1.      從小學到大學,我學過四個「行拳十路」的版本;與門人交流的過程中,以及在書上、網上,也看到其他打法。參照既多,激發思考之處也多;對於「行拳十路」不少動作異化的原因,通過比較、分析,也就有了自己的看法。例如第一路之「斂步砸法」,異化的原因,在於「下砸」發勁不易,以及學習者不清楚其用法(特別是為甚麼要「斂步」)。「下砸」發勁不易,部分門人遂演成「拉下而不砸」(黃維慶語);「拉下而不砸」者既多,輾轉傳播,漸見定型,對原動作之用法模糊不清,則更易訛變。於是,部分門人連下式叼手,演成「提步叼手」,而演成「提步叼手」的原因,在於「形近而誤」和「以熟代生」──鷹爪拳實在有不少「提步叼手」的動作。幸好此拳的原創者,其《行拳十路》照片早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後期見刊於上海《精武畫報》,其弟子對此式之用法、發勁竅門又作了精深的解說,使今天的門人可以追本溯源,識其動作與用法之真相。「斂步砸法」尚見於「連拳」第八路「擺步捶」。


2.      在整理資料、比較各種打法的過程中,我發現陳子正對「行拳」每一個動作的攻防,作了極為精密的考量,更從個別到整體,作了通盤的設計,而每一下動作,從發勁到線路,均有鎔鑄本門武學精華的法度,背後更有中華思想文化的哲學存焉。門人習「行拳」而不識其法度,不啻「入寶山,空手而回」;而抱志傳揚鷹爪翻子拳者,更不能不識其法度。像第一路「抹肘叼手」,右手必須從下繞圈耙手而上再拗腕下砸,轉「砸肘」。右拳腕在脅間繞圈是關鍵動作,因為我向敵作「帶步挎打」時,左手拍敵右肘,右手擊敵下頷,敵以左手拍開(或橫執)我的右肘時,敵之右手落於我的右脅旁,隨時乘虛而入;因此,我作「抹肘叼手」時,右拳腕須向下、向右繞圈耙手而上(見下圖),同時退左步以弓式拉遠與敵之距離防敵,並叼敵手下帶,如此,則可封護右脅,連消帶打,更可由弓式轉馬式,運腰力加強砸肘之力。可惜此手,門人多逸失「弓式」的過渡式(此處弓式轉馬式才穩實,不易為敵頓左肘使我翻手而失重心),或不明右拳腕繞圈的作用。又如「砸肘」後之「摔腕叼手」(見下圖),大部分門人省去或甩脫了「摔腕叼手」,從「砸肘」轉上帶手、拗步衝拳(二式合稱帶打)。乍看上帶手比「摔腕叼手」更快擊敵,但其缺點是,從「砸肘」反扣敵右手上帶,我的右脅即時大露,而敵之左肘正在我的右脅旁;我的左拳未擊中敵右脅,我的右脅可能已被敵近距離以左肘重擊。陳子正深明此險,因而此處不作上帶手,而作「摔腕叼手」──右拳變叼手下摔,敵之左右手同時被封壓(以陳子正的功力,右爪一摔腕,右前臂一壓,足以把敵左肘震斷),如此,再施提打,敵之左手則難以作肘擊。另一方面,加入「摔腕叼手」和後二式劃中圓之滾叼(見下圖),整體而言,能豐富各種叼手、爪法的練習。事實上,「行拳十路」是爪法、腿法的「大觀園」,為陳子正畢生鑽研鷹爪拳的心血結晶,他本人及其弟子,對此拳均極為珍視。











3.      同一名稱的招式,「行拳」和「連拳」的打法微有不同,往往因為動作本身攻防不同,而須作不同之設計。例如「行拳」之「蓋馬三拳」,並無「連拳」「蓋馬三拳」之「蔽身護襠式」,這是因為「連拳」之「蓋馬三拳」,防敵腿擊,因而要蔽身藏陰,以前臂格開敵腿,再轉弓式輪劈敵首。而「行拳」施以「蓋馬三拳」前,以「盤肘」纏壓敵之腕肘,敵只能低身或跪下設法卸力以保其腕,根本不能起腳踢我,因此不須像「連拳」先施以「蔽身護襠式」。而敵低身或跪下卸力,正好被我以高對低的「蓋馬三拳」當頭快速輪劈,又由於敵極近身,第一式以馬式劈擊,從馬式轉弓式再轉馬式輪劈,腰力自然隨勢發出。比較「行拳」與「連拳」「蓋馬三拳」動作之細微差異,可見陳子正創編之「行拳十路」、重新編整之「連拳五十路」,每一式均經精心設計,細加考量,思慮極為周密。陳子正常對門人說:「練拳本粗事,然非精細者不能極其粗;練拳主動,然非沉靜者不能用其功。」[1]於此可見一斑。

4.      從未見過演示武藝的照片,能達到如書畫等藝術品氣韻生動、形神合一的境界看陳子正「行拳十路」照片,卻常有看藝術品的感覺,令人出神。其演示「行拳」第二路之「古樹盤根」,兩個微仰的拳頭,一前一後,彷彿處於同一斜線,充滿虛實相生的線條美、平行對稱美。而身體「守中」,其形其勢,沉穩端正,氣度不凡。看似簡單的動作,大師出手,直如老樹盤根,雄渾勁挺,紮實之功底,完美之架式,予人強烈的武藝「味道」。





[1] 〈陳子正論拳法:沉靜論〉,見陳國慶演述、張星一整理:《鷹爪翻子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頁376

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行拳(第十路) Hang Kuen (10th section)



一. 拳譜Manual
1.      摔腕叼手  seot wun diu sau
2.      上步叼手  soeng bou diu sau
3.      拗步衝拳  aau bou cung kyun
4.      順步衝拳  seon bou cung kyun
5.      摔腕叼手  seot wun diu sau
6.      上步叼手  soeng bou diu sau
7.      拗步衝拳  aau bou cung kyun
8.      順步衝拳  seon bou cung kyun
9.      左閃展  zo sim zin
10.  右閃展  jau sim zin
11.  反擒手  faan kam sau 
12.  橫按掌  waang on zoeng
13.  挑手順步衝拳  tiu sau seon bou cung kyun
14.  抹袖提步  mut zau tai bou
15.  靠肘  kaau zaau
16.  挑手順步衝拳  tiu sau seon bou cung kyun
17.  抹袖提步  mut zau tai bou
18.  靠肘  kaau zaau
19.  挑手順步衝拳  tiu sau seon bou cung kyun
20.  鑽拳  zyun kyun
21.  反帶手  faan daai sau
22.  拗步衝拳  aau bou cung kyun
23.  反帶手  faan daai sau
24.  順步衝拳  seon bou cung kyun
25.  轉身挎肘  zyun san kwaa zaau
26.  拗步衝拳  aau bou cung kyun
27.  站式  zaam sik
28.  收式  sau sik

二.說明Notes
1.      摔腕叼手(seot wun diu sau):
(1)   由站式,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右肘平屈,前臂向右收擺,隨即左腕速向前摔出,左拳即變爪滾叼。上體略向左轉,目視左前方。右拳拳心向內,屈肘靠於腰前。
(2)   用法:敵左拳攻我左脅、右手橫執我左腕時,我乘其尚未執緊之際,順勢以左手反叼敵之左腕。
(3)   注:此式是防敵用左手執我左腕之法

2.      上步叼手(soeng bou diu sau):
(1)   右腳迅速向前邁進一步,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右拳變爪迅速從左爪上側穿出成滾叼。左爪變仰拳收於左脅前,目視前方。
(2)   用法:上式我用左手叼住敵左腕後即上右步,用右爪叼敵左肘穴位,使敵劇痛。

3.      左閃展(zo sim zin):
(1)   右拳變掌,在左處直叼然後撕剝,向右上扯高,至右額前。左拳變鈎手後頓,由前向左下鈎挂。與此同時,左腳向左橫斜下掃(斜線),右腿屈膝下蹲成左仆步。鈎手鈎至仆腿旁,勿越過大腿。
(2)   鈎手、仆步、撕爪,須同時到達定點,不可有先後。
(3)   身體左轉,右腿蹬直,右腳向前方上一步(直線),右腳尖外展,左腿屈膝支撐成右丁步。右爪變立掌從右額前向後、向下、向前方撩出,指尖略高於咽喉,臂微曲。左鈎手變掌向右抹下,按於右上臂內側,目視前方。
(4)   用法:敵用右爪橫執我左肘,我以右掌心撫敵右手背,以大指撬其掌邊,其餘四指扼住其虎口,反抓敵手,用力扭之,同時左手用吞勁,力往後頓,以脫其爪。右手脫敵手復抓敵手後,向右上方撕扯,隨即左鈎手下挂,封護中門,以防敵在我施以閃展時,以左拳或左腿進擊。上動不停,右爪變立掌從右額前向後、向下、向前方撩出,身體隨勢上挺,上丁步,穿掌,發寸勁插擊敵咽喉
(5)   仆步為練法,實用時,不一定作仆步。身隨手腳之動作,側縮閃挺
(6)   「閃展」為鷹爪翻子門具代表性而富技擊意味的招式,歌訣有云:「閃展騰挪強」,可見「閃展」在鷹爪拳中的地位。可惜部分門人所傳之閃展,撕手異化為打花動作,失卻原手法的技擊作用。
(7)   陳子正分兩層次傳授閃展,第一層次為傳授第十路「行拳」時,像上述所示傳授給門人;因此,目前大部分門人所習之閃展,均為第一層次的打法。能精確掌握此打法,已經很好。第二層次,閃展細微之動作變化、精妙之發勁竅門,則僅見於陳子正「連拳」第四十二路「閃展」,罕傳門人。由於絕少門人得陳子正「連拳五十路」真傳,其嫡傳弟子又已全部作古,陳子正第二層次之「閃展」真相,今天瀕臨失傳之境。
(8)   只學過第十路「行拳」之閃展,嚴格來說,只學了一半閃展。

4.      鑽拳(zyun kyun):
(1)   絕大部分門人之「鑽拳」,第一式均為叼手下栽拳。
(2)   從現存的資料看,陳子正早年所傳之「鑽拳」,第一式的確為叼手下栽拳,其在黑龍江的弟子,如劉鳳池、郭成堯,即傳此打法。但至遲在1924年陳子正拍攝「連拳五十路、「行拳十路的照片時,他已修正了鑽拳的打法,第一式叼手下栽拳,改為叼手覆衝拳,衝拳不下栽,而是平肩衝出。「羅漢拳」的「鑽拳」,第一式也由叼手下栽拳改為叼手覆衝拳。
(3)   何以有此改動?顯然,陳子正總結多年實戰之技擊經驗,認為「下栽拳」在應用時有破綻,需要優化。
(4)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原來的叼手下栽拳,為「驚下取上」的技擊策略──我叼敵左手,右手從上越過敵左手向其腹部下插,引其向上挑架被我叼住的左手,免腹部被插擊;我則趁其左手上挑,右手由上而下再向上,繞圈以仰拳兜擊其下頷。但我叼敵左手時,叼手弧形左旋,這樣一旋,敵之身體被自己的左手帶動右傾,胸腹拉斜,我的右栽拳不易插擊敵腹;敵只需把左手臂稍向右靠,即可格開我的右栽拳(意味下栽拳實用性不高)。而最大的問題是,敵可輕易用右手叼抓我下插而不中的右拳腕,被叼之左手,手臂只須趁勢向我右拳之肘關節以陰脆力靠壓,我之肘關節有可能被靠斷(意味下栽拳易為敵反制)。拳拆「對綿掌」,對打之二人,每人即有一式這種以手臂靠壓對方肘關節的動作,可見這種連消帶攻的手法,為鷹爪拳的慣技。
(5)   陳子正修正了鑽拳的打法,改為平肩之覆衝拳,擊敵太陽穴,不採「驚下取上」之策,視對方之動而動:如敵向上挑架被我叼住的左手,以此化解我的拳擊,我即以鑽拳轉勢兜擊敵下頷。
(6)   注意:鑽拳上衝兜敵下頷之手,必須曲肘
(7)   鑽拳專破挑打
(8)   初學者多不懂鑽拳發勁之竅門。或拋大圈上衝(拋大圈為錯誤動作),或力陷肩膊卻又死力插擊(外國門人多有此病),或催生硬之腰力作直臂之鑽拳(知攻不知守,盡則折)。
(9)   作鑽拳時,覆衝拳之手先放鬆,順敵上挑之勢,使敵無所戒備;然後曲臂右轉,拗腕蓄勢,以肘尖為軸心,外旋,由上而下復弧形上片,短距離發寸勁仰腕曲臂兜擊敵下頷。右手作鑽拳時,左爪同時變掌,從下而上,由左至右劃一小圈,按於右上臂內側。實用時,左掌或拍或挑封敵右拳視敵之右手如何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