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Notes):
1. 擠步:膝、胯夾緊,兩足必須擦地而進,勿演成如騎馬之上下浮動。擠步,勿誤作縱步。
2. 後摟勢:臉右側,目後視;鈎手非作撩陰,既封護腰背,亦防敵從後以腿進擊。
3. 下纏腕挑法及下纏肘挑法後之順步衝拳,左爪挑至嘴之高度,置於身前,肘關節平肩,右拳須運腰力衝出。
4. 閃步批面掌:閃步後腳須擦地而擺,勿誤作跳步或移步。第一下為小閃步,向右作角度較小的斜閃;第二下為大閃步,向右作角度較大的斜閃。抹腕叼手後,須先將右腕肘放鬆,隨勢旋轉,切不可用力。轉圜時手宜柔,作批面掌時則宜剛,力由腋窩而透於掌心。[1]批面掌,勿誤作推掌。
5. 第二下閃步批面掌後,兩下滾叼,上左步,弓步從斜線移到直線位置,變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