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Notes):
1. 此手三下「挑打」與第二路拉至顱旁之「挑打」不同,須拉至腰部;蓋應敵之法與擊敵之部位不同。「連拳五十路」共有三路有這種拉至腰部的挑打。
2. 此手之「挑打」,衝拳變爪挑回腰部變拳,最高點為顱旁,過程中須極速換勁(發兩種勁)。
3. 衝拳後,拳在平肩的高度反抓敵腕上帶。
4. 「蓋馬三拳」之「蔽身護襠式」為過渡式,並不停頓。
5. 「順步劈拳」、「抝步劈拳」均為弓式,轉「側身劈拳」時變馬式。
6. 「拗步劈拳」後撩之手,須貼胯而上,不可橫撇。
7. 整個「蓋馬三拳」動作,其動如輪轉,不可稍滯;用時圈宜小,練時圈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