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和

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個人錄像:連拳第二十二路:擄腕 (Kung Fu Video of myself: Lin Kuen, 22nd section: Lou Wun)


注意(Notes):

1. 插掌之高度近乎平肩(插至眼鼻之高度為錯誤)。陳子正之擄腕,插掌之攻擊點,與絕大部分門人所理解者(腰脅)不同,因而不斜向下插擊,應用時,更配合巧妙之細微發勁。

2. 擄腕時,步作丁式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個人錄像:連拳第二十一路:叼手閃步掌 (Kung Fu Video of myself: Lin Kuen, 21st section: Diu Sau Sim Bou Zoeng)


注意(Notes):

1. 閃步橫擺之足必須擦地

2. 陳子正演此式,批掌與推掌後均劃小圈,與一般門人批掌與推掌後,不劃小圈而下帶作叼手的打法不同。

3. 動作與發勁 ,可參考「行拳」第二路



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拳術照片:雁行拳(Kung Fu Photos of Myself: Naan Hong Kuen)


注意(Notes):


1.      「挑掌撩陰腿」此式承「撲腿雙陰爪」,敵被我之雙陰爪下拉,急向上向後抽撤被下拉之手,我則借其上扯之力,順勢起身,以挑掌挑敵之咽喉)、撩陰腿同時擊敵。挑掌似虛,不接則實,接之則為影手,以擾敵之上部而要著在於下部之撩陰腿。演此式,挑掌之臂平肩,指須併攏撩陰腿處水平線,支撐之腿須曲膝

2.      「內擺蓮腿」及緊接之「旋風腿」與「跺子抝步拳」所擊者為同一方向


           雁起平沙

撲腿雙陰爪

挑掌撩陰腿(左)

挑掌撩陰腿(右)

併步雙花掌

剪花一字拳

回頭望月

花挑掌鈎手(上步,右丁式)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雁行拳」拳譜(Naan Hong Kuen Manual)


1.        併步雙鈎手起式
2.        亮掌
3.        拍腿縱步
4.        打虎穿心拳
5.        轉身按掌
6.        丁式衝拳
7.        震步橫攔
8.        虛式揮擊
9.        丁式插掌
10.      脫手切掌
11.      打花丁鈎式
12.      挑掌併步曲膝
13.      雁起平沙(右挑掌左撩陰腿)
14.      矮步挑掌(三下)
15.      縱步撲腿鈎手右按掌
16.      右旋風腿
17.      撲腿雙陰爪
18.      挑掌撩陰腿(左)
19.      左圈抓
20.      抝步按打
21.      順步揮擊
22.      順步衝拳(轉身)
23.      上步穿掌
24.      鈎手轉身亮掌
25.      矮步穿花掌(三下)
26.      併步鈎手亮掌
27.      挑掌曲膝
28.      雁起平沙(右挑掌左撩陰腿)
29.      矮步挑掌(三下)
30.      縱步撲腿鈎手按掌
31.      旋風腿
32.      撲腿雙陰爪
33.      挑掌撩陰腿(
34.      圈抓
35.      抝步按打
36.      順步揮擊
37.      順步衝拳(轉身,斜線
38.      挑手順步掌
39.      提步叼手
40.      順步推掌
41.      橫劈腰掌
42.      平沙鋸雁
43.      併步雙花掌(轉直線)
44.      矮步剪花一字拳(三下)
45.      提步下纏肘(轉身)
46.      挑爪馬式揮拳
47.      縱步下纏肘
48.      挑爪馬式揮拳
49.      穿掌
50.      虛式鈎手亮掌(轉身)
51.      進三步連環攉挑
52.      擊掌單飛腿
53.      顛步回頭望月
54.      提步打花
55.      撲腿鈎手切掌
56.      提步連環挑掌
57.      丁式挑掌
58.      顛步挑打(左)
59.      顛步挑打(右)
60.      轉身插掌
61.      花挑掌鈎手(上步,右丁式)
62.      花挑掌鈎手(上步,左丁式)
63.      攉挑
64.      抝步衝拳
65.      滾叼
66.      跺子抝步拳
67.      抝步衝拳
68.      內擺蓮腿(向前)
69.      旋風腿(轉身前擊)
70.      拳掌相擊
71.      提步雙鈎手
72.      滴水勢
73.      打花丁鈎式
74.      大劈式
75.      提步叼手
76.      順步推掌
77.      橫劈腰掌
78.      平沙鋸雁
79.      鈎手蒙頭掌
80.      併步雙鈎手收式

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雁行拳」說明(Notes On Ngaan Hong Kuen)



1.  「雁行拳」,大陸某些門人因「雁」、「燕」普通話同音而寫作「燕行拳」,為錯誤寫法。

2.  「雁行拳」的「行」,粵音應讀「航」,普通話應讀  háng。「雁行」,意指飛雁的行列。

3.  鷹爪翻子門拳術,取意不取形,絕無大陸新派鷹爪拳刻意作鷹形者。「雁行拳」取名「雁行」,蓋此拳前半,巧設一向右一向左作V形路線、舒展如飛之動作,以模仿雁行V形之形態,因名「雁行拳」,是知此拳乃據名創拳,而非先創拳後命名也。

4.  「雁行拳」前半,以縱步撲腿,騰空作右旋風腿撲腿,以及縱步撲腿,騰空作左旋風腿撲腿而呈V形之格局,最具特色。嘗見不擅左旋風腿之門人,把左旋風腿改為右旋風腿,失此處左右相對、此呼彼應之特色,也錯過鍛弱為強之練習機會。

5.  此拳另一特色,為較多矮步挑掌、矮步穿花掌,加上中段的矮步剪花一字拳,形成如行(此處讀「蘅」)如飛的姿態。「雁行拳」形意兼備,為本門套拳所罕見;是以「雁行拳」演練時瀟灑靈動,翩然如飛,姿態優美。

6.  「雁行拳」原拳譜,至「提步雙鈎手」、「滴水勢」、「打花丁鈎式」,即作「大劈式」收式;部分門人所習之「雁行拳」,卻後續了「鴛鴦腿、迎面踢、旋子、雙貫耳、分掌鈎腿、蠍尾腿」等一連串動作,為個別門人所加,原拳譜所無,比對發源地雄縣門人所習,以及劉法孟、劉萬青、李寶英所傳即知。1984年,我曾手繪原版與添加版之「雁行拳」圖譜,並曾複印送贈一二同門。

7.  「雁行拳」往往與「前溜勢」並稱,二拳風格接近,部分動作相似,應為同一人所創,雖然異名,卻有如「大綿掌」、「小綿掌」之為孿生兄弟。在香港,學過「雁行拳」、「前溜勢」之門人不多。

8.  本網誌上傳之「雁行拳」,取原版而不取個別門人之添加版,為劉啟文一脈的打法。

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鷹爪翻子門搏擊高手(The masters of Eagle Claw Body Combat)



   鷹爪翻子門之前賢,均不只習套路真功夫必從「打」中來。劉仕俊、劉成有、陳子正授拳,弟子均須時時實戰,尤其要與師父對打,從「打」中領悟鷹爪拳之用法,更常受輕傷。怕打者一個一個離去,是以最後留下者,必身懷真技。

  師祖劉仕俊,夜裡習拳常把銅錢撒地,一枚枚撿起,以指掐之,以練指力,日子久了,銅錢上的字漫患不清。劉鳳池嘗記劉仕俊與曹光建交手,詎知曹之腿將及俊身,而靴底為俊所抓碎,足受微傷。劉仕俊、劉成有、陳子正都苦練出驚人指力,把鷹爪拳的技擊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陳子正在一次公開比武中,以鷹手擒敵之足,敵之足登時腫至連靴都脫不下來,要旁人用刀片割破長靴。1928年南京舉行武術比賽,鷹爪王陳子正上台,無人敢應戰。1982年我在香港精武體育會習鷹爪拳,星期天早上,邵漢生師叔常來看我們練武,偶然談到武林軼事繪影繪聲十分吸引。1928年南京武術比賽,他就在現場。我到現在還清楚記得他憶述陳子正登台,無人敢應戰時,兩手下垂握拳,挺胸晃肩,一臉自豪的樣子。這件事,精武會創建人陳公哲1890-1961)如此含蓄簡記:「有參加者,因耳對方盛名,多臨時禮讓,如某拳師之讓陳子正是也。《精武會50年》,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1年,頁102)是次武術比賽,陳子正帶領黑龍江的弟子郭成堯、孫成之參加均名列前茅。


  劉成有、陳子正的超凡武藝,網上資料不少這裡不擬多說。反而是第四代傳人之武藝,較少資料,這裡提供很少人注意到的一則見於陳公哲所著之《精武會50年》一書。


  陳公哲精書法與文史,熱愛武術,更是香港考古之先驅,多才多藝。192010他曾在星洲公開表演「太祖拳」(頁71惟不知是否鷹爪翻子門之「太祖拳」。在網上可以找到他穿豹紋衣之英姿以及與盧煒昌書影誤作「煒盧昌」)演練「合戰」的照片。
  



   《精武會50年》〈比武前車〉一文第五則談到軍隊的比武全則引錄如下

  軍隊武術比武:廣西白崇禧軍隊部屬聘有武術教師,分南北兩派。粵派教師以北派侵佔地盤,時加詆毀,事聞于白崇禧,遂着令比武以分高下,立有規程,以拳擊中點多少分勝負,用淘汰法。結果獲勝者第一名陳國俊,第二名劉致祥,第三名張慶樸,第四名劉書芸,第一三四筆者按:應是一二四]名俱為精武教師。此次比賽最獲成果。」151-152

  陳公哲以欣喜的語氣,指出「第一二四名俱為精武教師。此次比賽最獲成果」,但他沒有更明確地指出,第一二四名的北派精武教師,即陳國俊、劉致祥、劉書芸,其實都是鷹爪翻子門的第四代傳人。陳國俊是陳子正的親侄、嫡傳弟子,樣貌頗像年輕版的陳子正。上海《精武畫報》第五期(19271015日),刊出「陳國俊先生近影」(下圖),並作了簡單的介紹:「陳國俊直隸新城縣人少年英俊通中西文尤精於技擊曾肄業於持志大學現任南洋荷屬三寶壠精武會國操教員」。這則資料,讓我們知道陳國俊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曾於印尼三寶壠傳揚鷹爪翻子門拳術。


  而劉致祥是劉成有的嫡孫(下圖),為最早被陳子正揀選(或曰劉啟文推薦),應邀從河北雄縣赴上海精武體育會協助陳子正教授鷹爪翻子拳的精英之一。他和劉書芸(缺照片)都是劉啟文的嫡傳弟子。


  坊間較少劉啟文的資料,陳國慶之子陳正躍(陳正耀,1933-2009)這樣說:「劉成有的三公子劉啟文先生,當時和陳子正一同跟劉成有習武。陳子正性靜善思沉靜思深邃,武術以鷹爪為主。劉啟文性機敏,喜歡動作快捷的翻子拳,以後也跟陳子正練鷹爪拳,但所練武術的技法、發力有較重的翻子拳特點,是鷹爪拳的另一風格。」(《鷹爪拳》,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3)劉啟文能當上袁世凱的貼身護衛,也一定身懷非凡的武藝名師出高徒,是以門下弟子也多搏擊高手。

  白崇禧將軍為著名小說家白先勇之父,沒想到他下令軍中之武術教師比武,四位勝出者,第一二四名都是鷹爪翻子門的第四代傳人。